学院简介
院长致词
学校主页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公管名师大讲堂│城市公园的日常生活实践、需求满足与社会福祉——上海市中山公园和大宁公园的实地研究

2025年11月05日  点击:[]


11月3日下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敦福教授受邀于我院107报告厅作题为《城市公园的日常生活实践、需求满足与社会福祉——上海市中山公园和大宁公园的实地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曾凡军教授主持,罗树杰教授、高伟副教授、雷文艳老师、王蓬老师等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敦福从黄浦公园的变迁引入主题,指出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观察社会变迁、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窗口。他强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园的规划与管理将深刻影响城市活力、社会包容性与居民福祉。

随后,他围绕研究主题提出关注的三个问题:一是人们在公园中的日常生活实践;二是城市公园满足人们需求的途径;三是公园管理与规划的启示。接着,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系统分析,张教授总结出以下结论:首先,公园基本能够有效满足市民在物质生活、个人发展及社区认同三个层面的需求。其次,公园呈现出明显的“长者化”现象,即老年人对公园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年轻人则因娱乐方式多元化而光顾较少。

最后,张教授提出,未来公园规划应更注重多样性与包容性,扩展非正式社会团体的活动空间,提升服务细节(如卫生设施、饮水设备)等,从而促进游园客年龄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在交流环节,张教授与学院师生就“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如何将日常生活现象提升为学术课题”“基金申请中微观课题的困境”等问题展开讨论。张教授鼓励从小处着手,注重经验材料的积累与理论提炼,并分享了自身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经验。

整场讲座张敦福教授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引导同学们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掘对公共问题的思考,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富有洞见的实践启示,也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场讲座在启迪公共意识与激发学术兴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一堂兼具思想深度与现实关怀的公共素养课。



敦福教授

敦福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法国人文之家研究、曼斯特大学可持研究所高研究学者、消社会学专业会理事。其主要研究都市文化、城社会迁、消文化与消社会学,先后主持多国家社科基金目,并出版多本学术专著,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理》等学刊物50余篇。



文字︱李可欣  片︱佳葵、  编辑︱王星

一校︱唐浩洵、唐萍、一德  二校︱刘汶  三校︱曾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