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院长致词
学校主页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农民获得感”高端论坛在靖西举办

2021年09月30日  点击:[]

2021925日下午,由广西大学中国——东盟公共治理研究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联合主办,中共广西靖西市委、广西靖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农民获得感”高端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靖西市委会议中心圆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广西大学、北部湾大学、梧州学院等高校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生等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的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魏万青教授主持,魏万青教授对到场的专家学者进行介绍后,向百色市、靖西市领导对于此次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接着,由靖西市委书记郝玉松书记首先致辞。他表示,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齐聚靖西,举办“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农民获得感”高端论坛活动,是对靖西发展的极大支持和关心厚爱。郝玉松书记对靖西进行了简要介绍,靖西有六大特点:边关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路网通达、矿产资源富集、壮民族聚居、历史文化丰富。他表明,近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靖西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推进边疆治理、乡村治理、社会治理“三大治理”,深入实施团结边疆、富裕边疆、文化边疆、法治边疆、生态边疆、智慧边疆“六个边疆”建设。但同时,靖西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仍未改变,经济发展较为粗放,特别是靖西作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复杂,边境管控难度大,“三非”违法活动屡禁不止,给边境地区疫情防控和社会安全稳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最后,郝书记指出,靖西正在加快建设稳边安边兴边富边示范引领区,这次高端论坛活动对靖西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破解边境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郑方辉教授对此次论坛致辞,他对百色市靖西市委市政府为论坛提供的空间和条件表示感谢。郑院长表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广西拥有唯一的公共管理学科博士点,根据学校的整体学科规划,公共管理学院对学科的重点方向进行了重新整合。边疆治理作为4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学校为此专门聘请了全国这方面有名的专家作为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分别是竺乾威教授、李俊清教授、胡象明教授、卓越教授。他指出,通过整合全国的优势资源,力求在边疆治理领域打造广西的特色,不断开创学科发展的新局面。最后,郑院长祝愿此次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农民获得感”高端论坛主要围绕边疆治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民获得感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分为两场专题研讨。

第一场专题研讨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晓林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李成言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君武学者李俊清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卓越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金太军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柏乃教授分别发言。

 

李成言教授首先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党的建设是边疆治理现代化最有力的政治保障,对边疆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李成言教授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必强党建”,边疆是国家主权疆域的边缘性地带,治理成效不仅仅关系到边疆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加关系到我们边疆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和创新边疆治理,它既是一个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可能。李教授认为,边疆治理有四个特点:一是涉外性,二是民族性,三是宗教性,四是涉贫性。历史经验逻辑和现实实践证明,实现边疆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关键在于全疆党组织建设的质量。第二个问题是党建引领边疆治理的有效机制。李成言教授从立足实际、整合力量、精准施策、守正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边疆治理问题的基础点,认为这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视的。

 

薄贵利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边疆治理与人才管理”,他认为边疆治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公共管理首先是战略管理,因此边疆治理就会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管理。薄教授指出,边疆治理的战略目标应该和中央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然而,当前的管理体制并不支持地方发展战略,即干部的变动过快。一张蓝图绘制到底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薄教授提出要引入一个新的理念就是能力主义管理,即唯有能者在其位。所以在制定战略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干部管理,怎样选择适合每个人能力发挥作用的岗位,做到岗能相匹配,这样我们的治理才会比较科学,治理才会比较高效。

 

李俊清教授对边疆治理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在我们共产党的治国理政中,民族边疆工作的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多样,而且大多数就靠近边境,所以它的战略地位也很重要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民族宗教问题敏感复杂,所以在乡村政协和基层治理方面,它既有我们辽阔大地上的通用性的一些因素,由于它特殊的地理情况,它的行政位置以及它涉及到一些人文社会学的因素,所以有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对此,李教授从人口、经济、地域、边境、宗教等方面阐述了值得考虑的问题。

 

 

卓越教授认为边疆治理的研究是有很多途径的,如何让广西大学的边疆治理研究更有特色,应当是从边疆治理的研究体系出发。卓教授认为可以将治理能力融入治理体系中,把治理能力作为治理体系的一系列的重要指标或者要素,来构建一个治理体系。卓教授提出可以从治理职能和治理工具这两个维度,来构建边疆治理研究体系的一个基本框架。治理职能包括四项工作:发展边疆公共经济、维护边疆公共安全、提供边疆公共服务、调控边疆公共资源。治理工具主要有三种:一是法律、政策、制度工具,二是行政执法工具,三是综合性工具,即市场化工具、社会化工具、道德教育工具以及文化宣传工具。

 

金太军教授的题目是“中国式治理:功能与结构”,他首先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取得也源于我们有一套治理结构,这是将多方面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金教授指出,这种结合是良性互动的结合,包括在我们国家的治理结构中还表现为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像一国两制的制度创新。金教授认为,有了这样一套独特的治理体系,治理的结构制度,就可以发挥我们的几大优势:一是高效整合社会公共资源,二是实行全国一盘棋,三是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四是纵横交错,职责到位。

 

范柏乃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的示范样本——衢州改革。衢州改革立足县域整体智治,以乡镇(街道)为落脚点,以党建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力,通过权责重构、资源重配和体系重整,构建了权责体系、职能体系、服务体系、指挥体系、支撑体系和考评体系六大体系,同时推进了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系统集成,强化了条的专业性管理和块的综合性治理。范教授表明,衢州样本初步形成了“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和智能监管”基层治理新模式,丰富和拓展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内涵,为建立全中国式整体性基层治理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经验数据和实践案例。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李成言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广西大学君武学者竺乾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晓林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君武学者胡象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傅广宛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陈那波教授、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罗树杰教授、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闭伟宁教授、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郑方辉教授分别发言。

 

竺乾威教授的题目是“政府能力提升—制度角度的分析”。竺教授以政府满意度评比为切入点,提出是政府官员的集体行动形成了政府满意度,因此要把政府内部众多的个体行动变成一种集体行动就需要一个中介,而这个中介就是制度。接下来竺教授从政策制度与非政策制度进行系统讲述。其中,非政策制度,尤其是领导体制的设计型塑了组织内部个体的行为。竺教授指出,在中国的领导体制设计是首长制与合议制的结合,做到了取长补短。最后,他强调准确去理解和处理党政关系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党委领导首长执行的体制当中,保证行政的一种高效。

 

徐晓林教授从区块链数据的角度讲述了跨境数据交换与共享模型。靖西市也是广西十分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跨境贸易对于提升居民幸福感是十分关键的,接下来,徐教授从跨境贸易的目的和意义、各国的跨境数据流动管理模式(点对点的模式访问控制模式、平台的模式)、数据跨境流动的相关企业三方面一一进行讲述。其中,与靖西市相关的平台模式存在数据处理效率较低,比如说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标准和管理不一致众多参与方缺乏操作的机制等。

 

胡象明教授演讲的题目为“边疆地区自然灾害对群众获得感的影响及治理——以广西为例”。主要从2020年广西自然灾害损失概况、灾害对群众获得感的影响以及边疆灾害治理三方面进行讲解。广西自然灾害损失情况主要从洪涝、地质灾害、风雹、干旱这几大灾害中评估全区的受灾人数、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的数据。同时,胡教授提出了用损失敏感效应进行评估灾害对广西居民获得感的影响。最后指出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首先要保护好群众已有的获得感,尽可能不让群众发生利益损失和产生损失感。

 

傅广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导向”。根据傅教授对中国各级政府、全国人大等抽样的92个样本,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研究发现海洋生态环境政策导向存在一些问题。傅教授总结了以下四点问题:第一政策问题的构建基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可能政策导向短时间内不会变化,甚至还会强化。第二,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模式,强调国家干预作为资源性的工具。第三政策过程的偏好模式,它偏重于政策制定。第四,是政策内容的结构性不对称

 

陈那波教授从治理的角度出发,对边境地区县域治理中的挑战和应对提出了几点思考。首先论述了县域研究的重要性和如何研究县域治理。对于县域治理研究的重要性,陈教授指出首先中国治理的现代转型核心内容就是从简约治理到国家下乡,再次县域是要素齐全的治理场域,县级及其以下才是政策执行的具体主体,最后,政策受众规模大,党政和民众间的互动最为直接可见。对于如何研究县域治理,陈教授认为主要是从组织视角和案例个体视角来呈现。最后,陈教授针对靖西地区的县域治理样本提出其所具备的不一样的治理元素:更多元和多层的行为主体、国家视角下扶贫与生活水平的比较、边疆与民族的重构以及独特的文化(边民互动、非正式的交往形态)。

 

罗树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的边疆治理”。 他说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边境地区基本上都是在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习近平总书记上个月提出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们民族工作的主线,基于此罗教授提出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是国家统一的自己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但是目前边疆地区、边疆农村、空巢化、空心化比较严重,重要的任务在于稳定脱贫攻坚的成果,发展经济。

 

闭伟宁教授基于百色市委委托申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方案中的一些思考,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了讨论:一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二广西百色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三是百色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问题和对策。针对百色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方面,闭伟宁教授指出其主要成果在于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产业。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他发现其信用体系比较脆弱、支付体系也不够完善、担保体系运作困难。

 

郑方辉院长就乡村振兴下围绕政府绩效目标、农民获得感与基层治理模式展开发言。郑院长提出,政府绩效目标要学会定义边界,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政府的绩效目标。其次,农民幸福感、安全感是政府绩效目标的重要依据,这也就证明,政府必须有作为。但是,郑院长也以梅州农村污水治理失败的案例提出,政府作为要适度而行。最后,郑院长提出中华人民源自乡村,我们要守住农村这一根本,仅是经济指标,最终还有文化发展。乡村振兴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依靠农民,服务农民。那么政府做什么做多少应该以农民获得感最大化为标准

会议闭幕式由南京审计大学金太军教授主持。首先金教授指出受邀专家来自于全国各地高校,十分具有专业性和代表性。其次,从这次会议的主题,尤其是发言的主题来看,内容极为丰富、特色鲜明。乡村振兴是国家制定的宏观战略,同时,边疆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农民幸福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此次论坛找到了非常好的切入点进行交流。事实上,不管是边疆治理还是乡村振兴,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最后金教授对参会发言的各位专家老师、政府领导表示感谢。至此,广西大学中国——东盟公共治理研究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联合主办,中共广西靖西市委、广西靖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边疆治理、乡村振兴与农民获得感”高端论坛在全场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关闭